三花集团 cio刘隽在2023浙江(杭州)制造业cio沙龙上提到:企业出海,it面临着语言和文化差异、法规和合规性、技术基础设施、it团队国际化能力等诸多挑战。只有克服这些挑战,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立足并取得成功。随后,他详细介绍了面对以上挑战的应对之道。
三花集团 cio 刘隽
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1788亿美元,占比已经从2012年的878亿美元提升到2021年的1788亿美元,增长了103%。由此可见,企业出海,进行全球化布局是大势所趋。
刘隽详细分析了企业出海的内因和外因。
从外部因素来看,很多客户已经开始提出一些要求,要求供应商在海外设厂,如果企业不这样做,国内订单将减少,而海外订单将增长,这迫使企业不得不走出国门。
自2019年以来,中国制造企业纷纷到海外投资建厂,国家层面也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
除宏观环境的驱动作用外,企业出海更多是从业务自身战略出发。
驱动企业出海的内部因素:
一是战略客户要求,如大客户的供应商,出海设厂能贴近战略客户,避开国内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探寻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
二是优化生产资源配置,企业可以通过在更具资源优势的地区布局生产,优化成本结构;
三是便于前沿科技交流,有助于企业打破信息孤岛,广泛吸收各地区的先进经验。
刘隽参与业务出海始于2008年,结合自身15年的出海经验,他总结了企业出海it面临的四大挑战,并给出了详细的应对策略。
首先,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挑战。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这会导致沟通和合作问题,同时也会对it本地化和市场定位产生影响。
结合在海外办厂的亲身经历,刘隽表示:出海印度的企业需谨慎,比如印度很多邦,邦与邦之间税务差异,企业很容易陷入困境。据了解,曾有一家中国大型科技公司因未能理解两个邦税务之间的差异而遭罚款,同时寻找海外熟悉这些业务的专业人才也是一个难点。
此外,海外同事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划定了清晰的边界,尤其在北欧,员工下班后一般很少接听工作电话,也不会在夜间修复代码bug。刘隽分享了一个实际案例,由于项目要在圣诞节期间上线,他未批准下属的休假申请,因此遭到其向工会投诉并施加压力。他认为这是一种思想挑战,与中国的工作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海外招聘方面,刘隽提到了获取员工信息的难度。在中国,要求员工提供手机号码是常态,但在海外,要求员工填写手机号码、宗教信仰、民族等信息是需要员工同意的,这会给hr系统的建设带来很大障碍。
应对策略
一是雇佣海外本地员工,减少各种沟通障碍;
二是将部分非关键应用外包。
尽管中国制造业it人员在技术水平、专业能力、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等方面相较于海外同行表现更为出色,但为了减少沟通障碍,刘隽更倾向于雇佣海外本地员工,而领导层则由中国派遣。
他举例,尽管海外工厂的wms系统已经给出纠错提示,但操作人员仍会坚持出货,因为他们认为这是系统问题,而非操作问题。当被客户投诉时,问题会被归咎于it,而非操作人员。这凸显了在处理文化冲突时所面临的认知挑战,雇佣海外本地it人员,或将关键应用外包,有助于破解这些挑战。
第二,合法与合规性的挑战。
在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广泛应用的同时,国家和个人信息财产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欧盟发布《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简称gdpr),正式开启了数据治理依法监管、从严惩罚的趋势。巴西、印度、印尼、澳大利亚等国也陆续跟进启动相关监管框架的设计,并发布数据保护立法。
因此,数据保护、安全检测、用户认证及访问管理等成为现阶段企业出海面临的主要问题。
应对策略
一、在法律法规方面,聘请当地法务团队,对it技术、数据以及隐私等合规性进行把关;
二、涉及数据及隐私问题,最好让当地律师进行合规性检查,以此为前提,同时需建立it自己的强大的数据隐私保护机制,从技术到流程再到法务,确保数据合规。
刘隽强调:在进行数据分析及人力资源报表分析等业务时,涉及个人信息的合规性,虽然在国内填写性别属于正常操作,但在海外未经同意就获取这类信息是不合规的。因此,在构建海外信息系统时,必须谨慎设置性别选项。
他建议将这类敏感信息保留在海外本地进行汇总,若需要将数据传回国内,最好要求法务部门聘请海外律师,帮助审核所需回传的字段和excel表格,以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合规地取回数据。
刘隽警告说,一旦被罚款,金额可能超乎想象。
第三,技术基础设施的挑战。
受全球数据治理依法监管趋势的影响,以往企业在国内建设数据中心,通过专线与海外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方式已经落后了。
而且随着gdpr的改版,或将对关键应用和业务信息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刘隽透露:未来的趋势是企业在海外市场设立独立法人,不再国内控股。很多大型企业已在进行股权改革,以适应不同国家的法规要求。
应对策略
1、海外数据中心的建立,需要进行云部署及本地部署的平衡,充分利用海外云设施及海外it外包运营相结合进行建设;
2、服务器、防火墙等核心设备的采购和运维,需要注意本地采购与中国采购运维的优缺点;
3、访问控制方面,需要建立全球化的分级访问控制体系,比如ad域 aad域,分级授权等;
4、基础网络链路方面,通过sd-wan等技术,实现全球一张网;
5、关键应用方面,要更新或改造关键应用,特别是国内自主开发的应用,尤其要注意里面的开发的结构,能否快速实现加载各类语言的功能。
将在国内采购的服务器、防火墙等核心设备发到国外部署,是一种常见操作。实际上,使用国产硬件、防火墙时需格外谨慎,不仅要确保具备正规的报关清关手续,而且要考虑运维问题,以防踩坑。
对于基础架构的访问控制也要谨慎设置,包括网络域的构建和应用系统的设计。他建议在海外建立独立子域,防止因数据合规版本升级导致数据传输断链。
网络链路方面,当前全球一张网已初步建成。刘隽分析了全球网络架构背后的设计原则:出于对业务连续性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考虑,集团的网络架构覆盖了国内、亚洲、北美和欧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当任何一个地区出现问题时,系统仍能够独立运作。
如中美发生冲突,导致网络连接中断,可以从欧洲传回国内;若中国与欧洲冲突,可以从美国传回国内,以此确保信息流通和业务的连续性。尽管这样设计成本较高,但在全球化业务中,考虑这些因素非常必要。
在进行应用架构开发时要注意语言适配问题,如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土耳其语等,对系统的适配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核心系统应用从现在开始设置各类语言功能还来得及,建议采用配置表形式进行设置,以避免工程量过大。”刘隽如是说。
在应用层面,使用一套oa服务器是常见做法。然而,考虑到业务连续性,尤其是面临潜在贸易战和数据隔离等挑战的情况下,最终采用了两套独立的oa体系。这让it负责人能够灵活切换系统,以适应业务需求的变化。然而,两套oa也会带来一些挑战,需要it负责人提前进行接口设计和规划。
第四,it团队国际化能力的挑战。
海外it团队的组建和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人才招聘一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此外,日常it组织的管理模式也面临很大挑战。
应对策略
1、将大部分非关键it业务进行外包,减少对组织管理的难度;
2、虽然雇佣本地员工能解决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问题,但也带来一个难题,如何招聘到it本地员工,尤其是it落后的区域;
3、设立组织架构时,应在全球范围内考虑组织,同时考虑时差问题带来的人员增加的可能性;
4、沟通工具应考虑完善:钉钉、企微、teams、邮件,如何选择?
在处理海外市场的it业务时,刘隽强烈建议将其外包,以减少管理难度。外包团队能够有效解决时差等问题,这对于成功开展海外业务至关重要。另外,招聘海外本地员工时,需要克服语言障碍,并且要面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挑战,包括加班文化、管理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异同。
在it团队建设完成后,沟通工具的选择也是一大挑战。针对钉钉、企业微信、teams等沟通工具的选择问题,刘隽表示:钉钉在印度使用受限,teams在国内用户接受度不是很高,而在海外,oa系统不像国内这么普及,员工更倾向于使用邮件进行沟通。
实际上,每个企业的增长过程不同,在出海过程中采用哪种管控模式、如何核算成本和税务都是需要谨慎考虑的问题。刘隽指出,国际税务与it系统设置、尤其是系统中的利润设计直接相关,在出海过程中选择erp软件或国内核算软件都会面临很大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跨境数据流动变得愈发频繁。在此背景下,中国对于数据出境安全的关注逐渐增强,虽然目前尚未达到欧盟gdpr的严格程度,但已建立了国家数据局等机构,并制定了相关法规。
刘隽警告在将中国数据跨境传输到美国、欧洲时,也可能涉及安全合规问题。因此,他建议企业在出海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并遵守中国的数据法规,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关于企业网d1net(www.d1net.com):
国内主流的to b it门户,同时在运营国内最大的甲方cio专家库和智力输出及社交平台-信众智(www.cioall.com)。同时运营19个it行业公众号(微信搜索d1net即可关注)。